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優質 5成民眾最常看《蘋果》 --世新調查認最豐富多樣 「打動年輕人」

優質 5成民眾最常看《蘋果》

世新調查認最豐富多樣 「打動年輕人」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918151/IssueID/20101028


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昨公布「二○一○媒體風雲排行榜」,近五成民眾最常閱讀的報紙為《蘋果日報》,拿下民眾最常閱讀報紙第一名。《蘋果》同時在報紙內容評比方面拿下內容最豐富多樣、報導最詳細等項目的第一名,更在總評指標中榮登最好、最優質報紙首位。

媒體調查

該調查於九月十四日至十月十二日進行,全台抽樣一千名十五至六十四歲民眾,針對媒體使用情況進行面對面訪問。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主任蘇建州昨表示,在報紙評鑑部分,《蘋果》閱報率逾四成九,穩居第一,大幅領先第二名、約三成六的《自由時報》,《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則分居第三、第四名。
在報紙內容的四項評比上,《蘋果》在內容最豐富多樣、報導最詳細兩個項目拿下第一名,《自由》均居第二。《自由》在最能提供專業知識項目上居冠,第二、三名分別為《聯合》及《蘋果》。內容最具深度的報紙則由《聯合》拿下第一,《自由》及《中時》分列第二、三名,《蘋果》敬陪末座。
點下放大

學者:應加強深度

至於總評指標,《蘋果》拿下最好、最優質報紙首位,《聯合》居最具公正客觀報紙第一名,《自由》則排名最值得信任報紙第一位。
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胡幼偉說:「《蘋果》的生活、消費等訊息豐富,成績反映在調查報告上,顯見策略奏效。」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游梓翔說:「全世界報業都在萎縮,但《蘋果》利用圖片、色彩、編排,讓報紙變得好看,加上消費、娛樂、影劇報導豐富,成功打動年輕人;但建議《蘋果》要加強深度報導、政策新聞,才能留住並拓展更多讀者。」
二十六歲民眾鄭雁菱說:「《蘋果》的生活、消費、旅遊資訊豐富,但有時標題太主觀。」四十歲的林姓高職教師說:「《蘋果》社會新聞很露骨,很怕小孩看到,但其他報導豐富,政治立場也不明顯,值得信賴。」

「我們將更努力」

《蘋果》總編緝馬維敏說:「擁有這麼多讀者的支持,將鞭策我們更努力。」對於總評指標中最值得信任和最具公正客觀兩項排名落後,他說,將對此認真解讀、反省。《自由》發言人蘇宇暉說:「未看到調查細節,無法評論。」《聯合》發言人項國寧說:「本報一向注重、堅持品質,樂見讀者看見《聯合》在報導上的用心。」
在雜誌評鑑排行榜部分,《壹週刊》以近三成的閱讀率拿下第一,第二名《商業周刊》,第三名《天下》雜誌。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世新調查 教育電台為最能提供文教資訊電台

世新調查 教育電台為最能提供文教資訊電台

康紀漢 (2010-10-27 17:48:30 )





圖:世新大學舉辦「2010媒體風雲排行榜」民調結果發表記者會。

世新大學公布「2010媒體風雲排行榜」的調查結果,結果發現台灣民眾最常接觸使用的媒體,分別以電視、報紙和網路位居前三名。此外,至於受訪民眾認為最能夠提供教育文化資訊的廣播電台,則是以教育廣播電台最受民眾的青睞。

根據世新大學民意調查研究中心在今年回收1,000份國內15到64歲的受訪民眾樣本,所進行的媒體排行榜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最常接觸使用的媒體,主要是以電視、報紙和網路分居前三名,而在廣播和雜誌也大約有4成的接觸率,至於受訪民眾認為最能夠提供教育文化資訊的廣播電台,則是以教育廣播電台最受民眾的青睞。另外,調查還發現,7成1的民眾平常是以電視做為主要的新聞來源,同時,民眾的年齡層愈低或教育程度愈高,媒體的識讀能力就會愈高。

對於調查結果,台師大大眾傳播研究所所長胡幼偉表示,民眾認為最負面的雜誌和報紙,卻是他們平時最常接觸的雜誌和報紙,顯示出國內的閱聽眾接觸媒體還是以休閒娛樂為動機,因此,他建議這些媒體應該要加強發揮在公眾資訊的社會影響力,才不會辜負閱聽眾的支持。

世新大學口傳系教授游梓翔也說,年輕人使用網路的比例高,已經讓部分報紙的閱聽眾移轉到網路閱讀資訊,而且他也指出跨電視界的廣播主持人較具有知名度,容易吸引年輕人,連帶地較會影響廣播的競爭力。

世新大學傳管系系主任蘇建州則認為,依據最近幾年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傳統媒體並沒有被新媒體所取代,並且也沒有任何一家媒體是受到市場全部閱聽眾的偏愛,每一家媒體都有各自的受眾群利基,甚至傳統媒體更逐漸朝向與新媒體互補呈現的趨勢發展。

2010年10月11日 星期一

新北市選戰民調結果大不同

新北市選戰民調結果大不同


台灣五都選舉的選戰越來越激烈,各種民意調查也紛紛出爐,不過多份民調結果竟大不相同,叫人眼花撩亂。

上週三10月6號,立場偏藍的TVBS電視臺公佈該臺針對新台北市長選舉所做的民意調查數據,顯示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支援度維持在47%,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支援度則下滑到35%,兩人差距從7%擴大到12%。
然而才過了5天,民進黨在10月11號星期一公佈的民意調查報告,卻顯示蔡英文的支援度為43.5%,而朱立倫是43.1%,蔡英文反而領先0.4%。
民進黨的民調顯示蔡英文領先
民進黨民調中心
民進黨的民調顯示蔡英文領先

在同一天,壹電視委託世新大學進行的另一項民意調查則顯示,兩個人之間的差距僅為4%,朱立倫稍微領先。

*民調機構與問題設計影響回答*

不到幾天,針對相同兩位候選人所做的民調,卻有如此大的差異。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主任蘇建州認為,進行民調機構本身的性質,就已經會影響到受訪者的心態。蘇建州向美國之音分析:“我們只看到最後結果跟數據,但它的細節跟內容我們並不清楚。比如說民進黨黨中央的民調,一開頭是怎麼問受訪者的:'您好,我這裡是民進黨民調中心,耽誤您幾分鐘時間,接受我們訪問',還是他有用其他方式來處理一開始的問題。TVBS也是一樣,這開頭就有一些大家都了解的機構效應的問題。”

民進黨民調中心的報告當中的問題,包括“請問蔡英文/朱立倫有沒有到您家附近拜訪或是舉辦活動呢?”,而回答“有”的受訪者當中,蔡英文佔了20.2%,朱立倫只有16.9%。
朱立倫認為民調僅供參考
朱立倫競選中心
朱立倫認為民調僅供參考

蘇建州認為,問題的設計,也會影響到民調的結果。他說:“至於後續每個題目的問法,我覺得可能都是關鍵,特別我注意到民進黨民調中心的題目裏面還包括問‘最近你有沒有看到朱立倫的行程?有沒有看到蔡英文的行程?’把這些最近大家都很敏感的題目都放進去了,很少民調會問這種問題。這種很有目的性的題目參雜在裏面,我覺得也會影響到受訪者的回答。”

在這份民調公佈之前,曾經傳出蔡英文不跑基層的說法。本次記者會民進黨還特別以這份民調數據來反擊這樣的說法。

*民調數據各有解讀*

民進黨方面對自己民調數據的解讀是,雙方支援度呈現平盤拉鋸,各有勝負。朱立倫則對這份民調淡然處理,認為是“參考用”。他說:“我想民進黨公佈這個民調,我就恭喜蔡主席喔,那我們也繼續加油。只要他們覺得這樣會比較安心,我就恭喜他們,加油。”

多份民調的結果相差甚大,蘇建州認為已經超出一般民調的"抽樣誤差",但到底是哪一份民調的"非抽樣誤差"較大,他說必須仔細研究每份民調的進行方法之後,才能判斷。而就像購買商品,每個民眾本來就有偏好的品牌,對於某些民調機構做的結果自然也會偏向信任或不信任。

2010年9月23日 星期四

民調準不準? 很多眉角可以玩

民調準不準?很多眉角可以玩

新新聞 /  2010/09/23
民調準不準?很多眉角可以玩
*文/彭志平

http://times.hinet.net/times/magazine.do?magid=8843&newsid=3948879

抽樣方法、問卷設計、調查分析都可能左右結果戴立安指出,民調樣本的代表性應該要符合選區內選民的結構;因此,包括受訪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戶籍所在的行政區等等因素,都必須考慮;蘇建州認為,「抽樣誤差」的問題可以設法解決,但是一旦出現「非抽樣誤差」,才是民調最大的致命傷。

選舉戰況日熾,也再度炒熱民調準不準的話題;尤其是台灣選舉頻繁,民調又往往左右戰局,更讓政治人物對民調又愛又恨。民調專家、學者認為,台灣主要媒體的民調大多依循專業準則,但是「紮不紮實,讓人懷疑!」

《遠見》雜誌民調中心主任戴立安站在媒體民調中心主管的立場指出,媒體針對選舉所做的民調,祇是反映民意的預測,實際上和選舉預測應該是兩回事,「但長期以來都被混淆了!」他指出,媒體民調反映出來的數字,通常不考慮投票率的因素,「如果媒體民調做出的結果是兩位候選人得票率相差六%,但實際上投票率祇有六成,則真實的得票率可能會差到一○%。」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主任蘇建州對於媒體選舉民調的準確度,抱持懷疑的態度,主要原因在於歷次選舉民調的準確度「不穩定」。他說,二○○五年選舉的準確度很高,但是也不乏調查結果與選舉結果落差很大的案例。

他還指出,根據現行法律,投票日之前十天內不能公布選舉民調,「這給了媒體推卸責任的藉口,因為所有的不準確,都可以歸咎於這十天的變化。」

抽到誰?怎麼問?
答案不一樣
一般來說,民調的準確度與抽樣方法、問卷設計、調查分析三個層面有關。蘇建州指出,大部分的媒體民調都遵守學術上認可的抽樣方式,抽出電話號碼後就進行電訪;但是,「有沒有考慮到這個電話是住家還是商店?每個人被抽中的機會是不是一樣的?還有,電訪的時候祇抱著有人回答就好,但受訪者到底戶籍在不在選區內?這些問題都應該要納入抽樣時的考慮。」

至於抽樣對調查結果的影響,蘇建州舉例說,「如果歐巴馬選舉時做民調,受訪對象全部都是黑人,歐巴馬的支持度當然會高於受訪者一半是黑人、一半是白人。」他認為,「抽樣誤差」的問題可以設法解決,但是一旦出現「非抽樣誤差」,才是民調最大的致命傷。

……〈全文未完〉

《詳細內容請看本期周刊》

調查方法失嚴謹 學者大搖頭

調查方法失嚴謹學者大搖頭

新新聞 /  2010/09/23
調查方法失嚴謹學者大搖頭
*文/彭志平
http://times.hinet.net/times/magazine.do?magid=8843&newsid=3948881

不同母體比高下,專家選擇未說明世新大學民意調查中心主任梁世武指出,同時對民眾和專家進行調查,方法的本身就有問題。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系主任蘇建州也說,「難道美國民眾對歐巴馬的滿意度,可以拿來和日本民眾對日本首相的滿意度做比較嗎?」

《天下》雜誌調查的縣市長排名,在台灣政壇引發軒然大波。面對此一結果,部分專長於民調的學者發出質疑聲浪,甚至抨擊這種民調是沒有意義的。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系主任蘇建州指出,從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由於受訪母體不同,比較不同縣市首長的滿意度然後再做排名,「不覺得有意義,而且滿無聊的!」

他解釋說,同樣的母體針對縣市首長滿意度在不同時間點做比較,這是有意義的,可以比較出這段時間當中所產生的變化;但是,不同母體評價不同對象,再做排名,就看不出其中的意義,「難道美國民眾對歐巴馬的滿意度,可以拿來和日本民眾對日本首相的滿意度做比較嗎?」

其次,民眾評分占八○%,專家考核占二○%,這種調查方式也是有問題的。「為什麼民眾是八○%,而不是七○%?為什麼專家是二○%,而不是三○%?調查單位對於這種分配方式都應該要提出說明!」蘇建州還質疑,《天下》雜誌在全台灣的社會團體中挑選出四個團體推薦四九九位專家參與,「為什麼是這四個團體?專家又如何選定?」

類似的質疑,世新大學民意調查中心主任梁世武也指出,同時對民眾和專家進行調查,方法的本身就有問題。除了專家如何產生是個問題之外,「民眾評分是一種量化的研究方法,專家考核則可能是一種質化的研究方法;一般而言,質化是補量化的不足,卻放在一起加權做出量化的調查結果,我覺得有嚴重的問題。」

縣市的型態是都會型還是農業型,也會影響當地民眾對縣市長的滿意度,梁世武說,「一般來說,農業縣的民眾比較容易得到簡約式的快樂,也比較容易滿足;都會型縣市的民眾要求較高,比較不容易滿足。這個因素當然會影響到民眾對縣市長的滿意度,更會影響到依據滿意度評分而做出的排名。」

同時,縣市長所能運用的財政資源也會影響到民眾的滿意度。梁世武舉例說,台北縣的預算發完學校老師的薪水,再把河邊、海邊弄乾淨,就已經花得差不多了;相對於台北縣,台北市的預算就多多了。在此一因素之下,「台北縣長當然比不贏台北市長!」

另外,梁世武也認為,調查的時間點上有沒有發生特殊事件,也會影響民調的結果。他打個比方,「如果發生空難之後調查交通部長的滿意度,你說,交通部長的滿意度會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