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1日 星期四

一千個樣本估計一億二千萬--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實際驗證

一千個樣本估計一億二千萬--美國總統大選民調的實際驗證

■蘇建州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931111日,15版)


美國總統大選雖然已經落幕,選舉期間國內媒體也十分關注這場選舉的過程與結果,包括選前民調與出口民調也都有很多的報導,然而這個號稱民調方法發源地,領導全球民調技術發展的民調到底準不準?

筆者在選前蒐集二十家美國主要媒體與專業調查機構,包括三大電視網、CNN、福斯、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新聞週刊等的選前最後民調,其中有五家預測凱瑞會贏一至二個百分點,三家預測平手,另外有十二家的預測是布希贏一至六個百分點,而選舉結果布希贏凱瑞三個百分點。試想此次美國大選約有一億二千萬人投票,而上述民調多數都只有一千多個隨機樣本(介於八百至二千五百間)而已,誤差居然都能落在合理的「抽樣誤差」範圍內。除了普選得票率的預測外,由於美國特殊「贏者全拿」的選舉人票制度使得各州勝負的預測遠比普選得票率的預測更為重要,為了能客觀的觀察各州的民調預測是否準確,筆者在選前根據各州主要民調預測分類,其中凱瑞在十六個州(二○二張選舉人票)明顯領先,布希在二十六個州(二二二張選舉人票)明顯領先,另外有九個州(一○九張選舉人票)的差距不明顯,判定為決定勝負的關鍵州或搖擺州,並在選舉當天透過網路一路監看開票的過程與結果,令人驚訝的是果然是如選前民調的劇本演出:凱瑞的十六個州與布希在二十六個州的勝出很快就被確定,而大多數的搖擺州,當然包括眾所矚目的俄亥俄州,也如預期的扮演著搖擺與關鍵的角色。

除了選前民調外,長久以來出口民調都是美國媒體仰賴大選結束後就能迅速預測勝負的重要依據,候選人也經常是根據出口民調結果,而不是開票結果,就宣布敗選或勝選,然而基於二○○○年佛羅里達州的出口民調失靈經驗,這次主要媒體對於關鍵州的報導都特別謹慎,但是仍有一些網站搶先報導關鍵州初步(尚未完成)的出口民調(前半場)結果,並預測凱瑞在賓州、佛羅里達州與俄亥俄州都領先布希,而這樣的訊息大大影響當時尚未收盤的美國股市與金融市場、油價、賭盤,乃至於布希與凱瑞兩人的心情。出口民調是不是再度出糗了?事後六大媒體與他們聯合出資的NEP(National Election Pool),也就是出口民調的執行機構立即檢討,發現造成初步出口民調偏差的原因是凱瑞的支持者傾向比布希支持者早到投票所、布希支持者比較不願意參與出口民調、以及提前投票和通訊投票的人數大幅增加,出口民調未涵蓋這些人,而這些人比較支持布希。而經過這樣的檢討後,相信類似的偏差應該不會在二○○八年出口民調重演。

民調是一種科學方法,因此禁得起實證的考驗,但仍需要不斷的改進其調查技術。在台灣,民調經常是「僅供參考」而已,曾經有候選人這樣批評:「民調是很不可靠的東西,白天問,晚上問,男生問,女生問結果都不一樣。」「民進黨在民調中有失蹤人口」,…事實上這些都是內行話,如果坐視這些偏差繼續影響民調準確度,結果就是民調繼續扮演「僅供參考」的角色。反之,或許有一天,在台灣爭議性的議題或公共政策是透過民調取得共識,而不是耗時的公投;當下午四時投票所結束投票後,四時一分就有候選人根據出口民調結果宣佈落選或當選,此外民調還有更多可以扮演的角色,然而前提是大多數民眾要能夠相信專業的民調用一千個樣本估計一三○○萬個投票選民。(作者蘇建州╱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副教授)